斜管填料的作用原理
发布时间:2019-09-01 浏览
376次 文章来源本站
近几年来城市给水事业蓬勃发展,由浅池理论原理发展形成的斜管填料沉淀池也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。我国在1965年开始进行澄清池分离区加斜板的实验,1968年又在福州水厂做了斜管填料除沙的试验,1972年**座生产性的上向流斜管填料沉淀池正式投入使用。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产实践的不断总结积累,斜管填料沉淀技术正在不断发展。

设斜管填料沉淀池池长为L,池中水平流速为V,颗粒沉速为u0,在理想状态下,L/H=V/ u0。可见L与V值不变时,池身越浅,可被去除的悬浮物颗粒越小。若用水平隔板,将H分成3层,每层层深为H/3,在u0与v不变的条件下,只需L/3,就可以将u0的颗粒去除。也即总容积可减少到原来的1/3。如果池长不变,由于池深为H/3,则水平流速可正加的3v,仍能将沉速为u0的颗粒除去,也即处理能力提高倍。同时将沉淀池分成n层就可以把处理能力提高n倍。这就是20世纪初,哈真(Hazen)提出的浅池理论。
在平流式沉淀池中或在原有平流式沉淀池中加斜管填料后,效果一般均较普通平流式沉淀池提高3-5倍,因而它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。特别湿对散性颗粒的去除效果更为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