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窝斜管沉淀池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
发布时间:2019-08-31 浏览
354次 文章来源本站
蜂窝斜管沉淀池是20世纪七十年代处发展起来的建立在“浅池理论”上的沉淀设施,曾被国内水厂普遍使用,具有池体小、占地少、沉淀效率高的优点。它通过置于沉淀池中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(一般为60度)的管状组件(断面为矩形或六角形),增加沉淀面积,加大水池过水断面的湿周,同时减少水力半径,大大降低雷诺数Re,从而减少水的紊动,促进沉淀,使经过投药、混合、絮凝后形成的粗大的絮凝体在蜂窝斜管底部沉淀,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自动滑下,再通过排泥设施将泥排出。但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局限性,颗粒沉淀距离缩短,在水沉淀池中提留时间一般只有20-30分钟,在蜂窝斜管内仅停留4-8分钟,使得斜管沉淀池运行不够稳定,对原水水质水量适应性较差。
水厂的一般处理装置为:原水取水泵房→混合→网格反应池→斜管沉淀池→普通快滤池→清水池→供水泵房→市政管网。
